
- 松花江富锦段

- 熟悉的原野景象

- 沿路风光同样秀美
8月24日上午,从伊春五营国家森林公园出来后,小方夫妇和李周、五零踏上归途,启星、郭起方和张湧继续向东,向当年下乡的北大荒三江平原进发,两哨人马挥手告别,分道扬镳。东东虽然未在北大荒 待过,但童心未泯,也随启星等赴北大荒一探究竟。
伊春到鹤岗是小兴安岭的青黑山区,沿路风景同样秀美。到了佳木斯就是平原风光了,金色的、丰收的原野景象是我们这些“老插”十分熟悉的。晚上赶到松花江边的富锦市入住,一夜无话。

- 三江口景区同三高速公路起点标志塔

- 泛舟江上

- 蓝色黑龙江水和黄色松花江水
在此汇合
25日上午先到同江市的三江口,这里是黑龙江、松花江的汇合处,也是同(江)三(亚)高速的起点。蓝色的黑龙江水和黄色的松花江水汇合后江面宽阔,泾渭分明,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泛舟江上,此乐何极!
接着到赫哲族乡街津口,江面景色比三江口差多了,满街都是家庭旅馆、饭馆。本想在这里吃点赫哲风味的江鱼宴,但一问才知道,现在饭馆中的鱼,也都是鱼塘里养的鲤鱼、鲫鱼之类,于是继续向东,往抚远去也。

-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的望江楼上

- 遥看黑瞎子岛

- 华夏东极太阳广场
黑瞎子岛在抚远县城东30公里,这里是我国的最东端。中俄界约生效后,黑瞎子岛的一半回归祖国。现在这里正在大规模开发建设桥梁、道路、宾馆等旅游设施,并已开放旅游,但只能在哈尔滨参团上岛。这里风光绝佳,对岸俄罗斯城镇卡杂科维茨沃的房屋、街上行人清晰可辨。归还我国的黑瞎子岛上的东正教堂、俄军兵营等,也历历在目。江边新建的广场上,矗立着一个高达十几米的金属雕塑,无论从哪面看,都是一个“东”字,东东终于找到自己的地盘了。

- 抚远城的Logo

- 沿江公园

- 龙江落日
附近原来只有一座哨所的所谓“东方第一镇”——乌苏镇,与黑瞎子岛相比,不仅失却了第一的位置,而且风景、设施也黯然失色。
黄昏回到黑龙江畔的小城抚远,大家又去黑龙江边拍日落。启星和起方拍了几张就回宾馆休息了,张湧跑得最远,回来得最晚,却拍到了最美的日落,端的羡煞人也。

- 绕岛而流的乌苏里江

- 登岛留念

- 唤起记忆的珍宝岛
26日早上从抚远出发,转向乌苏里江,奔向珍宝岛。1969年3月中苏在此爆发边境冲突时,启星作为兵团战士,曾参与为部队修路、加固桥梁,那段亲身经历还历历在目。
这里已是完达山区,风景依然很美。快到饶河时路过大顶子山景区,忽然想起郭颂脍炙人口的那首乌苏里船歌:“大顶子山呦高又高,我们赫哲人在这里打獐狍。”估计唱的就是这里。到珍宝岛的路,包括最后的边防巡逻路都是很好的油路,比额尔古纳河沿岸和黑龙江江湾的边防巡逻路好得太多了。登上珍宝岛,当年的工事、营房今犹在,只是物是人非。乌苏里江流量比黑龙江小得多,似乎比额尔古纳河的也不多。

- 丰收在即的原野

- 熟悉的景象

- 迎春火车站站前广场
--勾起记忆的地方
珍宝岛向西,就进入了原兵团三师、现建三江农垦局的地盘。途经的854农场原野一望无际,丰收在即。启星、起方和张湧当年是四中老初三的同学,同时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20团7营当农工。这美丽、熟悉的景象勾起我们的许多回忆。
晚上住在迎春镇。1968年7月4日年我们从北京抵达北大荒,就是在这里下火车,换乘大卡车分赴20团各营、各连的。

- 七分场美丽的景观大道

- 如今的总场已有现代化小城镇的模样

- 三师钢厂遗址--
当年挥洒汗水的地方

- 去钢厂的烂路把启星的新车
蹭得遍体鳞伤
27日早上从迎春出发,前往原兵团钢铁厂怀旧。1970年到1973年,在钢厂初创时期,启星曾在这里披荆斩棘,参与钢厂建设。由于钢厂早就下马了,到原钢厂的路烂得不能再烂,来回40公里路花了3小时。钢厂的许多房屋都变成了废墟,只剩下空空的四面墙。

- 重走田间土路,再看昔日大田

- 在老北京知青王大个家做客
中午赶到852农场总场,与原连队的一些老人共进午餐,大家有说不完的话。总场模样变化之大,已经让人认不出来,有点现代化小城镇的模样了。看到北大荒的变化,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下午赶到7分场,张湧回他当年所在的3连,其余3人回到启星、起方当年所在的4连。一直留在北大荒的老北京知青王大个早早就炖好了老母鸡,摆下了酒席,请我们吃晚饭。
饭前到场院、地里去转了转,还能认得出来。现在各地号之间都种了树,而且都已成材,连队的田野漂亮多了。连队的职工宿舍,与40多年前比却变化不大,只是显得更加破旧,与总场、分场的差距也更大了,让人感到心酸。

- 依依惜别

- 合影留念

- 与原4连的老职工一起聚餐
28日上午还在7分场活动,邀集了原4连的一些老职工畅谈,并在一起聚餐。大家抚今追昔,其乐融融。

- 下榻兴凯湖
这些老职工都七八十岁了,今日一别,不知今生是否还能相见,告别时许多人强忍着眼泪。

- 兴凯湖简介--不能忘记的历史

- 无边无涯的湖水
下午赶到兴凯湖入住。面积4380平方公里的兴凯湖原为我国内湖,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成为中俄界湖,且大部分属于俄国。
到湖边一看,无边无涯,完全是海的样子,地形地貌和北戴河很相像。
29日赶赴哈尔滨与原4连的哈尔滨老知青聚会。

- 在防洪胜利纪念塔前与
哈尔滨荒友合影

- 荒友聚餐

- 夜色中的索非亚大教堂
鸡西—牡丹江—哈尔滨高速公路沿线的风景很美,但路面破损得够呛。牡丹江到哈尔滨的高速,应该是黑龙江的主要干线之一,走起来却颠簸得厉害。
总的感觉,黑龙江有山有水有林,风光很美,资源丰富,确实发展潜力很大,但开发建设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 历时21天,总行程7875公里的
蒙黑行到此结束

- 回到北京
下午到哈尔滨,原4连的老知青早已在等候。晚上一起聚餐,喝了不少啤酒。
30日踏上归程,顺便在沈阳、北戴河玩了玩。
9月1日回到北京。这次出行总共21天,总行程7875公里,平均每天行程375公里。
文中插图的大图和更多照片请看本专辑的《一路风光》、《快乐旅途》和《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