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 战士 英雄--小说《丘克和盖克》的作者盖达尔
阿尔卡季·彼得罗维奇·盖达尔是苏联时期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原姓戈利科夫)。他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塑造了众多小英雄的光辉形象。其中主要有《革命军事委员会》(1926)、《学校》(1930)、《第四避弹室》(1930)、《远方》(1932)、《鼓手的命运》(1938)、《军事秘密》(1935)、《天蓝色的杯子》(1936)、《丘克和盖克》(1938)、《烫石头》(1941)、《铁木儿和他的队伍》(1940)、《铁木儿的誓言》(1941)等中短篇小说和童话,其中一些还被拍成电影。

别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为儿童写作的作家,“是要具有天才的,爱人的,温柔的,镇定的,儿童般天真的灵魂;具有崇高的,有教养的智力,对事物的远大目光;不仅要具有活泼的想像,而还要有生动的诗的幻想,这种幻想很善于把一切都表现在有生命的,五彩缤纷的形象上。”盖达尔恰恰具有这种优秀的品质。

生活中的作家跟自己作品里的主人公毫无二致。他是孩子们的忠实的、要好的朋友,他善于用自己孩子般纯真的、充满激情的率直拨动少年儿童藏于内的心弦,激起他们仿效作品中主人公的愿望,使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潜移默化,受到教育,从小培养善良、诚实、勇敢、公正、忠诚、友爱的优秀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作品不仅在苏联文坛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世界儿童文学宝库的经典。

盖达尔1904年1月22日生在今库尔斯克州尔戈夫市的教师家庭里,母亲是助产士,他的童年是在阿尔扎马斯市度过的。1918年,14岁的少年盖达尔志愿加入红军奔赴前线。1919年7月,他在基辅的指挥员训练班毕业,并且担任了学员旅第二团第二连的连长。15岁的他就指挥一个营,16岁担任团长。在和白卫军的许多次战斗中,他不止一次受伤,并遭受严重的骨折。1924伤病在身的盖达尔不得不年离开离开他无比热爱的部队,他听从了陆军与海军事务人民委员伏龙芝的劝告,决心做一名作家,由此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

卫国战争初期,盖达尔坚决要求重返部队,奔赴前线任《共青团真理报》特派记者。1941年秋,盖达尔所在的部队陷入了敌军包围之中,作家本可以乘飞机撤走,但是他拒绝了,毅然留在游击队里当一名普通的机枪手和同志们共同战斗。1941年10月26日,在离乌克兰坎涅夫市不远的利亚普利亚瓦村附近铁路旁的一次战斗中,他为了掩护同志们撤退而身中数弹,英勇牺牲。

“他死了,身上满是法西斯子弹射穿的弹孔;他死了,为保卫自己亲爱的祖国献出了生命。他活着是一个杰出的作家和非凡的人,死了也是一个英雄。”这是前苏联著名文学家帕乌斯托夫斯基对盖达尔英勇献身的深切哀悼和光辉一生的高度评价。

盖达尔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他整个的生命已然成为不朽的传奇故事,成为苏维埃文学史以及苏维埃联盟历史的壮美篇章。正如人们在纪念作家诞辰百年时对他的评价:“高大、善良、温和,真正的美男子,一双明亮的眼睛闪射着敏锐的目光,还有一颗勇敢的心和钢铁般的意志。他是真正的俄罗斯军人、实实在在的苏联儿童文学作家、共产主义战士、祖国的忠实儿子。”

盖达尔与苏联卫国战争中女英雄卓娅也有一段难忘的交往。据《盖达尔的故事》记载,战争爆发后的一天,盖达尔在莫斯科高尔基大街碰见了卓娅,他们之间有如下对话:

“您出发吗?”卓娅问。

“出发,”盖达尔说。“明天就走。”

“我也出发,”卓娅说。“不过还不能很快。但是我坚决要去。”

忽然她像小孩子似的望着盖达尔,就像一年级的女学生望着一位可爱的老师。

“阿尔卡季.彼得罗维奇!”她说。“不惜为了伟大的人类幸福而牺牲吗?”

“不错,”盖达尔说。“但是最好能活得越长久越好。”

“一百年!”卓娅说。“谢谢您,阿尔卡季.彼得罗维奇!”她使劲握了一下盖达尔的手,沿街向下跑去,追着一辆走近车站的无轨电车。

此后不久,他们两人为了人类幸福先后光荣牺牲。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有他自己的见解。可是所有的人合在一起就都会懂得:应该正正当当地生活,辛勤地劳动,热爱而且牢牢地保卫这片叫做苏维埃国家的广大而又幸福的土地。”

这就是盖达尔、丹娘和在保卫祖国的浴血奋战中涌现出的万千英雄用自己的生命所诠释的幸福观。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