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拿中国全国来看,兰州是中国的中心。说也惭愧,我们现在实际的中心点,已东迁到襄阳。而且依今后的形势看,我们能否保持以襄阳为中心这样一个圆面的领土,似乎还要看我们今后斗争力的强弱!
西北各省的交通,兰州是个总枢纽地方。新疆与内地之交通,必要经过兰州。青海与内地交通,也要过兰州。从兰州东北通宁夏,西北经甘、凉、肃以通新疆,西通青海。更由青海西南,这入藏大道。南溯洮河转顺白龙江至嘉陵江而达四川。东南出汉水,由汉中以通湖北。东过六盘山或由天水顺渭水东下,可入陕西。所以在新疆与内地的交通未隔绝以前(现在表面未隔绝,而实际上客货皆不能自由来往),由四川湖北陕西运往青海新疆及西部外蒙古等地之货物,络绎于途.而由青海新疆运至内地之皮革牧畜等土产,亦异常畅达。故当时之兰州,客商云集,客店货栈盛极一时。
自新疆事变迭起,经济上,新疆十九已人苏联经济范畴之中。对中国内地之经济关系,无形停顿。故内地作西北营业之商人,不再来兰州,新疆土产,亦不再至兰州交易。一九二九年世界经济大恐慌以后,海外市场疲滞,青海皮毛出口业,亦受到重大影响。一般社会的购买力,亦相因而大形减退。故青海经兰州之出人口贸易,皆高速度的低落。兰州本以“过站”的关系而繁荣,到了各路交通都停滞的时候,它自然也无法维持其旧观了。
兰州之经济地位,高度的衰落之后,所剩下来的,在政治上还是西北方面的中心(至少甘宁青三省)。西北本来地广人稀,工业和农业都还谈不到。支持政治军事的经济力量已远不如前,而政治军事经费的需要,却未曾减少。这一个矛盾的事实,逼迫甘肃财政走到“实际的重税政策”,甚至不得不依靠鸦片为首要的进款来源。重税的财政形态,当然加速商业的停滞和农工业的不振。而一般人民之生活,自日渐趋于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