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人: |
小红 |
留言日期: |
2013/8/4 10:38:24 |
回复数量: |
0 |
添加回复 |
留言内容: |
燕燕姐:我想,每个人都是被历史引领到自己身处的领域的,或许因为祖辈是华侨,才让我对这部分人群的命运有了多一份的关注吧。在因为没有通过这个活动为单位挣钱而被剥夺工作权利和工资收入的情况下,我才清醒地意识到了新与旧、前进与倒退、生与死的搏杀就在身边。 |
留言人: |
蒋燕燕 |
留言日期: |
2013/7/9 17:08:02 |
回复数量: |
0 |
添加回复 |
留言内容: |
小红,看了你的文章很感动,你很了不起。 |
留言人: |
李周 |
留言日期: |
2013/5/24 0:02:26 |
回复数量: |
1 |
添加回复 |
留言内容: |
小红:祝贺你完成了一件大事情。
过去对华侨为抗战所做的贡献,只是有个概念,具体事实所知甚少。你通过一个家族而及于华侨整体,让我们知道了这些前辈为抗日战争所做的巨大贡献,和他们在抗战中所遭受的日寇的戕害,这是中华民族不应也不能忘记的。这些前辈应当为我们所了解,需要我们永远的敬仰和纪念。
感谢你为他们立起了一座丰碑,使我们能够在这座丰碑前献上一束鲜花。
你所做的事情会让这些前辈欣慰,也将为我们永远称颂。 |
回 复 |
序号 |
回复人 |
回复时间 |
回复内容 |
1 |
小红 |
2013/6/9 20:58:53 |
谢谢李周留言。对华侨抗战我以前也不太清楚,仅听父亲零零星星地谈起过一些。做这个外宣活动,我才得以较为深入、系统地了解了华侨参与祖国和所在国抗战的一个大的轮廓。
我常想,比起前辈们义无反顾地投入抗战中抛头颅洒热血,我们今天的纪念抗战,付出实在太少了,面对日本多年的妄图卷土重来,决不能掉以轻心。对日寇罪恶企图的警醒,其实是对人性中贪婪与邪恶的警醒,而如果不能正视自己队伍里也存在着的贪婪与邪恶的苗头,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堡垒,就终有一天会不攻自破。 |
|
留言人: |
王枫(小红)) |
留言日期: |
2013/5/13 21:02:10 |
回复数量: |
0 |
添加回复 |
留言内容: |
谢谢启星、援朝留言!作为一个新华社的归侨后代,能参与到挖掘、纪念、颂扬华侨被尘封的抗战历史的行动中,正正反反的收获的确不少。记得一位同事在我被解职并停发工资后曾笑我说:“你做的这些我们谁都会做,但谁也不做的原因就在于想到了这种后果。”我的朋友却对我说:“人们做不了这种事的原因正在于他们不愿丧失小利,而你却义无反顾。”其实,我的确没想到纪念华侨抗战会因为没挣那五十万元钱就被领导以“不称职”为由处理掉,愤怒于“日本鬼子杀不了我,领导为了钱却要致我于死地”。当年仅是使命感的驱使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所系,就排除万难冲了上去。好在得到了国侨办及中新社的通力合作,并得到了中宣部和外宣办的充分肯定,才得以做成这件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活动,能亲自踏上华侨前辈与日寇激战的土地去纪念抗战,真有“死了都值”的感觉。
前两天咱们聚会,我按照启星的提议,拿去了这本画册和抗战胜利60周年全国侨联与卢沟桥抗战馆在此基础上合作出版的精装本《华侨与抗日战争》;在网上点击“华人华侨与抗日战争”,也会出现这个画册中的不少珍贵历史图片,敬请对华侨抗战历史有兴趣的朋友们了解。 |
留言人: |
援朝 |
留言日期: |
2013/5/7 22:15:43 |
回复数量: |
0 |
添加回复 |
留言内容: |
小红,令人感动。这件事太有历史意义了。
记得我们插队的山西雁北地区所纪念的抗日烈士中就有一位叫李林的南洋回来的女英雄。
我没有想到,这么重要的历史,在1995年还这么被忽视。(其实当年恐怕对官方来说可能也应很具现实意义。)当年本应由中国的史学界,中宣部,外宣办,侨办,新华社,中新社办的事,居然让你一个人承受了那么大的困苦和委屈。
但这也更显出,作为一个普通个人,哪怕你一生只干了这么一件事,也够引以为豪了。
|
留言人: |
王启星 |
留言日期: |
2013/5/5 8:54:36 |
回复数量: |
0 |
添加回复 |
留言内容: |
看了王枫的这篇文章后我很受感动。王枫和我不仅是发小,而且是新华社这一大单位的同事,还是在新闻学院进修时的同班同学。依稀记得当年王枫曾三言两语地提到过在周刊社的不顺心、不如意,但究竟原因为何?语焉不详,没有细讲。我也曾不得要领、泛泛地劝过她几句。时至今日,我才知道,原来她是为了记录、传承、褒扬广大华侨在抗日战争中,为祖国和驻在国所做的可歌可泣的英勇贡献,没有完成单位下达的“创收”指标等,而受到不公正对待的。
2000多年前,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曾慨叹:“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古往今来,好人不得好报、好事不得好报的所在多有。“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好在画册《华侨与抗日战争》,已经载入史册,王枫也算对得起华侨先烈,对得起历史,对得起父母了。有此足以,夫复何求?回过头去看,当年单位“领导”的要求,显得十分可笑;那点“提成”奖金什么的,都是浮云。
恕我孤陋,画册《华侨与抗日战争》闻所未闻。请王枫得便时能加以展示,让我等一睹为快。 |
添加留言(留言内容限定200字,如超出,可再留一条。)